在我国谷类可分为禾谷类,包括稻类(籼稻、粳稻、糥稻)、麦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玉米、高粱、粟、黍、黄米、荞麦等;豆菽类,包括大豆、蚕豆、豌豆、绿豆、红小豆、芸豆等;薯类,包括甘薯也称红薯或白薯、马铃薯、山药、芋、木薯等三大类。它们的品质口感是受三个方面影响而不同的,包括遗传因素、地理环境因素和管理措施因素,下面就这三方面因素以稻谷为例简单阐明其品质和口感:
一、遗传因素
水稻品种本身的遗传特性是影响水稻品质的主要因素。其中整精米率、粒长、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六个指标是影响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种的品质其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不同。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受遗传力控制,环境因素影响相对较小;蛋白质含量受遗传力控制较弱,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二、环境因素
影响稻米品质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地理生态环境、气象和环境污染。地理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地理纬度、海拔、地貌特定和土壤环境等;气象因素包括温度和光照。研究表明,同一水稻品种种植在不同年份相同生长区,其品质有较大的变化;同一水稻品种种植在不同生态地区,品质也有明显差异。由于栽培的地理分布不同,分为籼稻和粳稻两大类。低纬度和低海拔的温热地区,以栽培籼稻为主;高纬度和高海拔的地区,以栽培粳稻为主。同一地区,大体在平地上分布籼稻,在高地分布粳稻;随着海拔的上升,还可以看到籼粳稻明显的演替现象。
三、管理措施因素
1 、影响稻米品质的播种期、移栽期和密度因素播种的早晚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灌浆期的温光条件控制的。晚播或迟播,均可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早播可降低整精米率,提高精米率、糊化温度、粗蛋白含量,并使胶稠度变硬,而晚播则相反。据分析,播种过早,灌浆期易遇高温,降低了加工、外观、蒸煮食用品质,提高了营养品质,反之,有利于加工、外观、蒸煮食用品质,降低了营养品质。栽培密度对稻米品质也有较大影响,不少研究指出,基本苗过多会导致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下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升高,蛋白质含量下降,米质变差。稀植则有利于提高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透明度。
2、影响稻米品质的肥料因素肥料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肥料,
二是施肥时间。肥料的三大要素氮、磷、钾对品质的影响依次是氮>钾>磷。氮肥是影响稻米品质的重要因素,施用适宜的氮肥除提高产量外,还可以改善稻米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在施用同一种氮肥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施氮量越大,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越高,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及直链淀粉含量越低。不同的施肥方式对稻米的影响不同,一次性施氮比生育期均匀能提高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蛋白质含量;而分期施氮,特别是抽穗期或齐穗期追施氮肥对提高稻米蛋白质含量和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效果最佳。增施钾肥能提高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尤其将钾肥和氮肥配合施用时,改善稻米品质的效果更佳。适当增施有机肥,稻米的氨基酸含量增加,食味品级高,口感好。稀土肥对水稻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铁、钴、钒、镍能明显的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提高稻米外观品质。
3、 影响稻米品质的收获时期、方法因素适时收获能提高稻米的品质,过早或过晚收获都会降低稻米的加工品质。整精米率和蛋白质含量从蜡熟期随着收获时间的推迟而提高,至完熟末期达到最大值,之后又呈下降趋势;直链淀粉含量是随着收获时间的推迟而渐增;米粒长度则相反,随着收获时间的推迟而降低。收获方法对稻米的加工品质有明显的影响,机械收割会使加工品质明显变劣。
4 、影响稻米品质的贮藏技术因素在温度和稻谷水分含量较高(16%以上)的情况下,稻谷散仓贮存时,谷堆将局部发热并霉变,若不及时翻仓暴晒或通风降温、降湿,将使稻米品质严重下降。
综上所述,不论什么谷子只要达到上述三个因素指标,那么它的品质和口感就达到最优,任何地方的谷子都会有口感好的和差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